11月14日晚,由9999js金沙老品牌主办的武汉大学法学入门系列讲座第9期在武汉大学文理学部第四教学楼202教室举行。本场讲座的主题为“应对环境问题挑战: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治递进”,主讲人是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柯坚教授。2019级全体本科新生参加了本场讲座。
讲座肇始,柯坚老师进行了幽默风趣的自我介绍,迅速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谈到环境法的发展,柯老师讲到,不同于传统的法学学科,我国的环境法只有短短40年的发展历史,但环境法学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如今我国从事环境法学研究的人数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这体现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发展时期,环境法学科强力的发展和蓬勃的生命力。回到本次讲座的主题,柯老师介绍道,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环境问题的挑战与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生态文明建设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环境法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第一部分是“环境问题的挑战与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柯老师首先用一张从月球上回望地球的照片来描述我们的地球——一个蔚蓝、脆弱的星球,也是我们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柯老师提出,一直以来法律所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正义,如果说以往法律所追求的是水平面的、横向的公平正义,那么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代际公平问题开始产生,继而推动了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运动以及环境法治的发展。更进一步地,柯老师展示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转基因物种、乞力马扎罗山冰川融化等图片,生动揭示了我们如今面临着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针对转基因技术,柯老师指出,转基因技术具有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对此是否需要采取一定的前置性措施,各国的态度是不同的:以欧盟为首的欧洲国家采取保守态度,实施风险防范原则;而美国则持冒险态度,事前控制力度较弱。接下来,柯老师又将视角转向国内,分别围绕大气、水资源、土壤、生态系统、环境风险、资源困局等多个方面对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形势作了介绍,使同学们对我国的环境形势有了更全面细致的了解。柯老师进一步深入我们的生活,提到我们不仅要保护武汉大学的自然资源,也要保护承载中华文化的历史建筑。
接下来,讲座进行到了第二个部分,柯老师就生态文明建设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讲述。柯老师介绍道,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代表农业的黄色文明、代表工业的黑色文明以后,已经进入到了绿色文明,即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意味着均科学、均衡、持续发展。接着,柯老师用一系列图片加深了我们对文明观念转变的认识,同时他还借用发展就是燃烧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长期追求GDP增速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了对健康的立体污染,环境问题已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同时,柯老师以日本的世界文化遗产“枯山水”为引、日本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为例,向我们介绍了日本、德国等其他国家在环保问题上采取的措施。最后,柯老师通过对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发展历程的回顾引出了生态文明的具体内涵,并向同学们介绍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八个方面:深邃历史观、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制观、全民行动观以及全球共荣观。
讲座的第三部分是关于我国环境法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首先,柯老师介绍,法律对环境恶化的回应,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由于法律具有规范、强制、引导、教育、矫正等功能,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律成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手段。从法学领域的角度来说,环境法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环境问题对传统的法律部门提出挑战,传统法律部门为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而发生了变化,如民法中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兴起;第二个阶段是各个国家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立法越来越多,立法的综合性不断加强,形成了专门的环境法律部门。与传统的法律部门不同,环境法注重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理论与实践上存在“掐尖”现象。接下来,柯老师通过对早期环境法的创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环境法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法的推动、我国环境法的新近发展与法治目标等环境法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介绍,让我们更加详细地了解了环境法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柯老师还通过美国国家公园的持枪习俗来向同学们说明种族冲突等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并告诫同学们环境保护要考虑利益的综合平衡,用科学规范的方法解决利益与法治之争。
在结语部分,柯老师总结道,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法治无疑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保障。在最后,柯老师用老子的雕像再次向同学们强调,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看似是解决当下社会矛盾与利益冲突的最佳方式,但基于当下人们欲望的闸门已被开启的事实,法治才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大智慧。
在提问环节,隆晓玲同学问道,面对我国以大量政策推动环境保护的现实情况,环境法该如何发挥作用?柯老师先是讲到西方的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指出这两个维度都要依靠法治,人治只能短期而不能长期。郑梓欣同学提出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价值取向下维护一个共同的环境,柯老师通过分析美国的具体情况向同学们阐述了利益与环境保护的两面性。贾娜同学提出关于垃圾分类的问题,柯老师指出,中国的垃圾分类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保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分层问题。汪倩婧同学问道,有没有一种强制性的法律要求各国共同应对环境问题,针对这个提问,柯老师首先建议法学生不要先入为主地提出观点,而要基于事实和社会做出逻辑推演,并回答目前主要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但如何区别是我们仍需思考的。顾津菁同学进一步询问如何改善中国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现状,柯老师建议多参加社团活动,多进行社会实践。王仡柯同学就黄马甲运动等类似问题询问柯老师,柯老师揭露了黄马甲运动背后的现实问题和政治纠纷。廖欣雨同学问道环境恶化乃至“失控”后人类该如何应对,柯老师说,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过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柯老师用严谨而不失风趣的语言为本科新生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环境法入门课,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柯老师围绕环境保护形势、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法制三个关键词介绍环境法,结合理论与实践、政治与法律,同时穿插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待问题的看法,对同学们谆谆教导,号召同学们为环境法和环保事业做出贡献。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郑梓欣
摄影:陈芝铭
校对:陈芝铭